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46章
    毕竟这等事,从前他没少做。
    年富很快就转身离开了。
    年珠看着他那背影,冷哼一声,没有说话,她可不是五哥年寿,会忍气吞声。
    倒是岳沛儿一直心事重重的样子,低声道:“珠珠姑姑,你,你……怎么能得罪二公子?连我祖父都说,宁得罪君子,莫得罪小人,从前曾有个很得总督大人信任的手下,却因说话冲撞了二公子,惹得二公子记恨,后来那人被总督大人下令砍了脑袋。”
    “我祖父说起这人来,都说很可惜。”
    “祖父更是时常提醒我父亲叔父他们,说宁得罪总督大人,也不能得罪二公子。”
    “若父亲叔父他们犯下的不是什么大事,祖父拉下脸去求求总督大人,定能保住他们的一条命,可得罪了二公子,那就不好说了。”
    毕竟当时这人什么都不会说,可却会一直将这件事记在心里。
    年珠笑道:“沛儿,你都说了我二哥这人心眼小,我就算今日对他好言好语,但我们之前的梁子早就结下了,他哪里会放过我?”
    “还不如将我与他不合之事闹得人尽皆知,这样,即便他想要对我下手,也得掂量掂量。”
    在旁人看来,她这是破罐子破摔,但她这样却是大有深意的,只有如此,年富行事之前才会三思,毕竟若自己出了事儿,所有人第一个就会怀疑到年富头上。
    年富如今虽得年羹尧信赖,但年羹尧可是有十一个儿子,年富哪里能不怕?
    年珠并未将这件事放在心上,等着天气热了起来,这才回去。
    她一回去,就开始呜呜装哭起来。
    这种事嘛,一回生二回熟,如今她是装的越来越像了。
    果不其然,她“哭”的正伤心呢,就听说年羹尧来了。
    林黛玉上身的年珠只一个劲儿掉眼泪,不管年羹尧怎么问都不肯多言,年羹尧没办法,只好又去找岳沛儿。
    先前的岳沛儿是个实心眼的好孩子,如今也学会灵巧运用了自己的小心思。
    “总督大人,我,我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。”
    “今日我好说歹说,这才拉着格格一起来骑马,后来二公子来了,不知道二公子与格格说了些什么,格格心情又不好起来。”
    年富?
    年羹尧皱皱眉,比起向来乖巧懂事听话的年珠,他对年富的行事高调、狂妄自大是知道的。
    当日他手下曾有个将领名叫秦淮,这人跟着他多年,与岳钟琪一样很得他的信赖,却因不卖年富面子,年富在他跟前进献谗言,被砍了脑袋。
    后来岳钟琪暗中替秦淮平反,他也查明了事情的真相,但人死不能复生。
    虽说他明面上再未提起过秦淮此人,但他却知道,这件事是他错了,更觉得自己这个次子行事过于张狂。
    年羹尧一言未发,抬脚就走了。
    出如意院大门时,他冷声吩咐道:“叫年富去书房见我。”
    一刻钟后,年富就出现在年羹尧书房里。
    这一刻,他尚未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,直道:“阿玛,您找我过来可是有什么事吗?”
    “你今日到底与珠珠说了些什么?”年羹尧对儿子本就严苛些,如今更是劈头盖脸道,“你平日向来行事张狂,容不下你的兄弟也就罢了,如今竟连你的妹妹也容不下吗?若以后再叫我知道你刁难珠珠,莫要怪我不客气……”
    年富:“???”
    他是既委屈又愤怒,他今日可什么都没说,说话不客气的那人明明是年珠,怎么阿玛劈头盖脸就对他一顿训斥?
    但当着年羹尧的面,年富却不敢多言,只能应是。
    年羹尧瞧着他这样子,知道他仍是不服气,直道:“好了,下去吧。”
    年珠接下来几日里,依旧是“闷闷不乐”,在聂乳母等人的宣扬之下,几乎整个总督府上下都知道了他们兄妹不和的消息。
    以至于到了最后,年羹尧都劝道:“珠珠,这几日天气不错,不如你们出去走走转转?我记得你说过你很喜欢吃小摊上卖的三大炮。”
    因为年珠这话,前几日年羹尧请了两三个擅长做三大炮的厨子回来。
    但年珠尝来尝去,总说味道不对。
    用年珠的话说,三大炮吃的是感觉,吃的是氛围,若在府里吃,根本就没这等感觉。
    既然年羹尧都这样说了,翌日年珠就与岳沛儿一起去了她那小田庄。
    虽说桑成鼎人品不行,但办事效率还不错,年珠刚到庄子上,就已见到了密密麻麻的花椒树。
    她率先见了其中一个擅长种稻谷的农户。
    那农户今日没去周家村,专程在这儿等着年珠呢。
    “小的见过七格格,这些日子,小的大致看了看周家村的田地,这些地都是良田,只是周家村的百姓不擅耕种而已。”
    “比如播种之前,得晒种一到两日,这样稻种不说全部能发芽,却能有九成半能发芽,长势也好,他们没晒种就播种了,这些种子顶多能存活八成而已。”
    “播种之前还得施肥,播种后还得轻压种子,使种子与土壤接触充分。”
    “幸好小的来的及时,赶上了播种的尾季。”
    这人的确是种稻谷的熟手,不仅知道如何播种,施肥、灌溉、病虫防害、收种都说的头头是道。
    年珠听的却是晕头转向,直接开门见山道:“您是司掌柜介绍的人,自然错不了,若说起做生意,我还能与您说上几句。说起这些事,我可是不折不扣的门外汉,一点都不懂。”
    说着,她笑道:“您就直接与我说今年一亩地的收成能有多少吧。”
    那农户斟酌一二,才道:“要是后来按小的法子播种的稻田,一年应该能有三石收成,若没有经过晒种的稻田,大概能有两石半的收成。”
    当日他去周家村,曾与周老伯等人建议过重新播种,只是可惜,许多百姓家能多余的稻种都没有,只得做罢,真是可惜了这样好的稻田。
    他给的还是一个比较保守的数字,但足以叫年珠高兴起来。
    “若这样说来,稻田的收成比往年足足增加了五成,周老伯等人也能过上个肥年。”
    “我呀,先替周老伯等人谢过您了。”
    她还看了看那已誊抄完毕的《种稻谷指南》,见上面的内容写的详细,当即就吩咐人去给周老伯等人送去。
    吃过了午饭,年珠又去看了看那些花椒树。
    “这些花椒树都是从汉源运来的,想必是极品中的极品,我也不指望这些花椒树能结多少花椒,赚多少钱,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四川百姓家家户户都种上这样好的花椒树?”
    那农户是擅种果树的,如今听到这话只觉惊愕。
    毕竟这几日他忙前忙后,一直想的都是如何让这些花椒树有更大的收益。
    他一愣,继而道:“格格放心,小的尽力试一试。”
    “花椒树不比核桃、板栗等果树,易存活,寻常分枝就能活下来。”
    “只是不知分枝存活后,结出来的花椒会不会与原来那些花椒一样好。”
    年珠笑道:“不管品质好坏与否都不重要,如今先要保存那些分枝存活才行,花椒价贵,即便品质差些,若家家户户都种上三五棵花椒树,一年也能多几两银子的收益,日子能好过不少。”
    那农户连声称是。
    年珠瞧着时间还早,索性去了周家村一趟。
    周老伯如今一看到年珠面上就满是喜色,笑道:“小姑娘,你又来了?你找了那几个农户可真是厉害,我照他们的法子试了试,田里的害虫真的少了很多。”
    “还有我后院种的那两棵梅树,其中一个人也有办法,说是每年结果之后多施肥不说,还要修剪果树,说什么一棵树的也就那么多营养,果子多了,营养就不够分了,结出来的果子又小又涩还不说,还没熟了,就全落了。”
    “如今我也就司马当成活马医,试一试,等到了夏天,请你吃梅子。”
    “好嘞。”年珠笑道。
    整个周家村,知道她身份的人唯有周老伯,甚至连周老伯的家眷都不知道,所有人真当她是菩萨身边的仙童。
    从村头一路走来,她明显发现老百姓脸上的笑容比从前多了许多。
    如今正值春日,周老伯招呼着两个孙子给年珠去山上摘野果子,他则有一搭没一搭陪着年珠说话。
    比如,若今年收成好,他有了闲钱,就要送孙儿去念书。
    比如,等到了秋季丰收,他就多买两头小猪仔回来,叫孩子们有肉可吃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年珠听着,脸上的笑意也渐渐多了起来。
    “周老伯,您说,我办一个书院如何?”
    “这书院只收寒门学子,若成绩优异者,不仅分文不收,每月还有钱赚。”
    “四川人杰地灵,不乏聪明人,若大家有书可读,一年定能出几个进士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