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趋吉避凶,从天师府开始 第882节
    真要是雷俊不想见的人,自然见不到他。
    至于同人交手,也无大碍。
    儒家经学修士的家国天下同道家符箓派修士的神庭宇宙,虽然有不小分别,但在雷俊有行为之下,借助浩然玄圭相助,同样不会有大破绽。
    一般而言,道家神庭宇宙外放后,仿佛独自开辟一方小型的天地宇宙,内外相隔下近乎完全封闭。
    儒家修士的家国天下,则更接近于半开放状态。
    同样开辟一方独立天地,但与敌斗法交锋之际,并不一定完全封闭,而是更多作为大儒背后依托,共同迎战来自外界真实天地的敌人。
    论及摄拿对手和封锁对手,经学修士的家国天下不及道家神庭宇宙外放之能,好处则在于对修士本身消耗较小。
    道家符箓派高手外放神庭宇宙或者大乘道景,一直以来都消耗非常剧烈。
    如果不是符箓派传承惯常沟通天地借法自然,便是自身法力如雷俊、唐晓棠这般雄浑,也难以长时间维持。
    雷俊悟性之高非比寻常,对自身大乘道景亦掌控入微。
    故而他可以仿冒经学修士的家国天下,令自身大乘道景玄黄宇宙也呈现对外半开放状态。
    当然,想要以假乱真,最重要的基础还是浩然玄圭。
    此宝将雷俊的道家法力转为儒家文华浩然气,在此基础上,雷俊更进一步操作,才让大乘道景完全变了模样,仿佛青山碧水,专门等着苗峰他们一头扎进来。
    当然,劈死那些大空寺传人的雷霆,是雷俊自己的雷法,经由浩然玄圭掩饰后所发。
    他没本事念两句诗就能招风引雷。
    此方世界儒家修士修行施法的根本,都在于文华才气或者说文华浩然气。
    儒家咏诵一脉修行者以此为根基,沟通天地自然从而获得种种神妙。
    咏诵的诗词歌赋,倒是并不一定必须是自己所做。
    但能否发挥出威力,就要看自身文华才气与天赋才情了。
    人的才华可以支撑他本身做出不逊色于前辈名篇的诗歌文章,那么他咏诵前人名篇名句,便显出应有威力。
    如果其人文华才气大大逊色于原作者,那么即便将前人诗篇倒背如流,能引动的天地自然灵气仍将极为有限,自然便显不出名篇应有的威力。
    那么,如果咏诵之人本身在这方面没有半点建树,那无需多言,就只是单纯的咏诵了。
    比如,眼下的雷天师,想当个文抄公,没那个文采,基本也就是想想了。
    总算他于修道一途悟性过人,儒家咏诵和道家符箓又都是注重沟通天地自然之法,所以在浩然玄圭帮助下,他能装得似模似样。
    家国天下中,以咏诵之雷劈死大空寺妖僧,文华浩然气激荡。
    落在外人眼中,便是同时兼备儒家经学和咏诵两脉传承的高超造诣,从而坐实东阳山人王旭的身份。
    “不过,也要悠着点来……”雷俊检查了一下自己的浩然玄圭。
    他本人法力充沛,修持阴阳无极星煌后,法力恢复亦快。
    但将道家法力转化为儒家文华浩然气,则完全通过浩然玄圭。
    这个转化过程,或者说浩然玄圭,是有极限的。
    如果用力过猛,要么是毁了浩然玄圭,要么就是道家法力露馅。
    所幸,先前露面时,已经做了些铺垫。
    东阳先生这么多年一直不露面,音讯全无,忙什么去了?
    答曰,养伤。
    眼下虽然重新出山,但出关早了,未尽全功,所以伤势未愈。
    只是可能委屈蜀山派苗长老背一阵子黑锅。
    “我算算,还有哪些大儒手段,我仿起来有难度……”雷俊心中琢磨。
    首先便是九重天咏诵大儒的诗词化境,尤其是到九重天三层境界开始超然物外,同经学家国天下和道家神庭宇宙差别很大。
    包括在大汉人间还未诞生的理学在内,儒家几脉修行,九重天境界皆称平天下。
    经学有五经,咏诵则有五化。
    同此前咏诵七重天入神境界至八重天出神境界一脉相承。
    故而咏诵大儒步入九重天,又称出神入化,这也是一般而言对儒家咏诵九重天一层境界的称呼。
    臻至出神入化之境,得诗词化境,最显著的能力便是几乎不再被隔绝天地之能所限制。
    甚至化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,周转对手的神通法力为己用。
    似雷俊先前在异族汗国人间交过手的大儒梁卓,便是如此。
    咏诵平天下第二化,称俯仰自然,最大特点可同时维系多个诗词化境,长久影响周围天地自然。
    而到了第三化,称超然物外。
    臻至这个境界,化境主人得以由实入虚,置身化境之中,甚至可以强行摄拿部分对手的神魂进入自身化境,迫使对手神魂和肉身短暂分离。
    这对雷俊的大乘道景来说,就有些不友好了。
    让他整个把对方拖进去,简单。
    单独攻击对方神魂,简单。
    强行分离对方神魂和肉身,单独摄拿神魂入大乘道景,这就难了。
    还是伤势未愈这个幌子比较好用……
    雷俊化身东阳山人,一边琢磨,一边顺水而下,经由洞庭大泽,转向大江,一路上时不时现身,总有相关消息陆续传出。
    玉清周天法镜映照下,周围来来往往之人,明显增多。
    靠近这方大汉人间的鄱阳大泽后,雷俊又见到个来自大唐人间的熟人。
    方岳。
    对方是来实地考察大汉皇朝这边的官学。
    因为汉廷帝室相对强势,且当朝汉皇早年贤明勤政的缘故,大汉皇朝成功建立了不少官学,枝叶繁茂,不乏府学县学。
    方岳听闻此事后,专门前来,经过长安面圣后,下到基层官学观摩。
    结果难言好坏。
    好的一面在于,大汉官学网络确实发达,数量众多。
    但另一方面是各地官学,大都把持在世家名门手中。
    情形同当初的大唐国子监相仿。
    便是地方县学的入学门槛,都卡的非常高。
    方岳走走看看,没有细打听。
    但很难不让人联想汉皇早年开明,之后昏聩,使得各地官学从最初的欣欣向荣,转为如今模样。
    虽然听说汉太子贤明,但他做事一直伸展不开手脚。
    对内,有汉皇仍然在位。
    对外,如今大汉江山内外乱象丛生。
    虽然没看到自己期望中的景象,但方岳并未气馁,仍然继续四处走走看看。
    陪同他一起行动的大汉官员看在眼里,目光玩味,但未做阻止。
    雷俊的玉清周天法镜观照下,可以看到陪同方岳的大汉官员中,有一人眼熟。
    其名方骏眉,早先曾作为欧阳靖远的副使,一同前往大同。
    如今随着时间推移,种种消息往来,雷俊已经知道这位也算是个妙人。
    某种程度上,他同方岳有些相似。
    方骏眉出身大汉荆襄方族,同样少时便才名远播。
    但同样是家族的异类,早早便投身汉廷帝室。
    相较而言,方骏眉在大汉的名声比方岳在大唐那边更差。
    传闻中,他更多是以佞幸谄媚的小人形象出现,伴驾君前。
    不过眼下招待方岳,他看上去风度翩翩,礼仪周全,叫人完全挑不出毛病。
    同行另一名年轻官员,面无表情,看着方岳和方骏眉交谈。
    他也姓方,名方惜武,乃大汉荆襄方族子弟。
    大唐荆襄方族和大同方氏的遭遇,方惜武早有耳闻。
    这时再看方岳同方骏眉二人,就令他心情复杂。
    如今因为内外种种原因,大汉名门世家同朝廷修复关系,面对强敌共进退。
    是以方惜武当下同方骏眉共事,招待方岳,一应礼数皆不缺。
    换了早几年,他对着方骏眉,恐怕就只剩横眉冷对了。
    “鄱阳大泽的战事,不知如何了?”方岳这时忽然停步。
    他观察湖水片刻后,向身旁方骏眉、方惜武打听。
    方骏眉同样眺望远方湖面:“江州林族有不少家老参战,大体上将肆虐的妖族局限在大泽南部。”
    方岳:“江州当前可有高手坐镇?”
    方骏眉眺望远方,方惜武在一旁说道:“龙槐先生在江州闭门读书。”
    方岳知道龙槐先生是大汉江州林族当代族主林潇逸的号。
    大唐皇朝重点关注的大汉八重天圆满修士中便有他的名字。
    对方被视为最有可能在短期内突破至九重天平天下境界的大儒。
    而方惜武所言闭门读书,基本就相当于闭关不问外事。
    大汉江州林族倒也没有划水。
    除了族主林潇逸闭关苦修外,余下的顶尖高手大部分出江州参战,迎击因大空寺作乱趁虚而入侵袭江南一带的大妖。